不造车,京东谋何局?
一款“国民好车”的横空出世,将今年双11的狂欢氛围正式引向了汽车圈。
10月23日,京东001号“国民好车”以1元起拍,最终以超过7800万元的成交价落槌,引发行业侧目。
对于“国民好车”引发的“造车”猜想,京东对此态度十分明确:不造车!
不过,自“国民好车”官宣以来,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显著加速:先是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后又在中东地区联手小鹏汽车拓展市场。另据公开报道,京东汽车已在积极“招兵买马”,扩充团队实力。
那么,不造车的京东,究竟在汽车领域布下一盘怎样的棋局?
复制商业模式,卖“国民好车”
对于一家商业巨头而言,其持续的增长往往是对底层商业模式的反复验证。于京东而言,这一模式的核心正是“正品低价”。
从中关村的柜台起步,创始人刘强东便凭借这一策略抓住电商风口,最终将京东打造成零售帝国。如今,京东“又好又便宜”的标语依然醒目而准确地定义着其品牌承诺。
因此,当京东宣布售卖“国民好车”,其意图不言自明:它正将这套已被验证成功的“正品低价”逻辑,坚定不移地复制到汽车领域。
根据官方消息,这款“国民好车”由京东、广汽集团、宁德时代共同推出,围绕用户真实需求,重点聚焦外形时尚、性能安全、续航能力、价格亲民四大方面,力求实现最优平衡。
如今,随着“国民好车”释放更多车辆信息,整体的产品性能已悄然浮出水面:
车型名称正式官宣定名“埃安UT super”,续航方面,在同级车首次配备500KM续航大电池;舒适性方面,拥有2750mm 超长轴距,标准A级车平台带来B级车空间体验;智能方面,率先搭载“广汽华为云车机”技术,依托华为云端算力集群,大型 3A 游戏、视频流畅运行,算力无限。新车还为车主用户配备了“倒车哨兵”,倒车防误踩系统检测到车后方有障碍物时可自动刹停,错踩电门也能刹停。

图片来源:广汽埃安
一款被称为“国民好车”的车型,有两个要素不必可少:一是堪称“国民”的售价,二是质量过硬的品质。
有报道称,这款新车预估定价将在10万元—12万元之间。在车辆品质方面,动力电池无疑是衡量标准之一。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老大,“宁王”为产品可靠性做了强力背书。
据悉,“国民好车”基于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技术优势,支持99秒换电,依托巧克力换电网络,将为车主提供极大的便利。
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巧克力换电站已突破700座,覆盖重庆、无锡、苏州、福州等39个重点城市。其中重庆、深圳、宁波、合肥等11个城市已建成“核心城区10分钟找站,99秒快换补能”的“换电自由区”。
此前,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2025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国民好车”是一款典型的用户场景定义车型,广汽埃安根据京东的用户洞察和场景需求,整合了广汽在整车制造和品质保障方面的突出能力、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和换电生态。为京东用户量身定制这款新车要在安全性、电池与补能、用车配套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是各方合作的共同目标,期待三方这一跨界合作能结出创新的硕果。
打造新业态,推动汽车零售“电器化”
刘强东曾公开坦言“不要和雷军比营销,我们比不过他的”,而京东却在今年双11,凭借“国民好车”打出了一记响亮的营销回击。
从早期促销到如今的全渠道狂欢,双11已成为消费者集中释放需求的年度窗口,在家电、数码等品类持续引领销售高峰。而今年,这一盛事将汽车品类推向舞台中央——京东推出的“国民好车”,成为整个汽车圈热度较高的话题之一。
可以说,京东不仅以一场高调亮相证明了自身的营销爆发力,更借此将外界目光成功引向其更深层的汽车战略布局,引发市场广泛猜想。
京东在项目官宣首日便明确回应:“国民好车”由京东、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推出,京东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
此次合作构建了明确的分工体系:京东发挥渠道与用户运营优势,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与品牌背书,广汽集团负责整车研发与生产,形成三方共赢格局。
从已披露信息来看,“国民好车”精准聚焦市场热点配置,比如:新车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高强度钢占比>70%;配备新国标机械式半隐藏安全门把手,号称“无惧撞击断电”等。
营销层面,京东已打出漂亮的一仗。“国民好车”001号特别版整车的新车开启线上预约,并在10月22日18时以7819.3399万元的价格,被京东用户成功竞拍。
值得关注的是,该车型选择在“宁德时代巧克力京东自营旗舰店”进行独家销售,既是渠道创新,也凸显了宁德时代在C端市场强化“选电车认准宁德时代”品牌认知的战略意图。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巧克力京东自营旗舰店
曾需要5-7年才完成一次换代的汽车,如今已快步迈入“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的快节奏时代。当汽车的迭代周期向电子产品看齐,其产业运行的底层逻辑也随之改变。
京东、宁德时代与广汽的三方合作,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致力于推动汽车从生产到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京东直接把电商套路搬进了车圈,线上就能看车、预约试驾,还能像选手机套餐一样挑汽车配置,连售后服务都能在线搞定。
可以说,三大品牌的合作创新了汽车与电商融合的前沿购车生态,让买车像买电器一样方便。这也就意味着,汽车零售模式或迎“手机化”新业态。
选择务实路径,为汽车布局添把火
“京东造车”成为行业内外猜想的方向,与当下诸多互联网大厂下场进军汽车圈有关。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之际,比亚迪、特斯拉等行业巨头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跨界入局,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
若京东选择自建工厂、重金投入造车,将面临巨大的资金与技术风险。相比之下,京东当前选择的路径更显务实。
事实上,京东在汽车领域的涉足从未停止。2015年,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与刘强东夫妇在家中会面,仅用15分钟阐述造车理念后,刘强东10秒即决定个人投资。截至2025年,刘强东通过家族信托Max Smart Limited持有蔚来2.82%股份,体现了其对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看好。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8年开始,京东便一步步在汽车行业布局。先是上线了整车交易平台,把汽车放到电商货架上卖;2021年又成立了汽车事业部;2022年把原来的“京车会”升级成了“京东养车”;到了2023年,汽车事业部开始独立运营,还提出要做车主“买、配、养、用、换”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据悉,京东养车在全国拥有超3000家养车门店和超4万家合作门店。在今年双11启动以来,京东养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为广大车主提供有保障、更专业的养车服务,客流量同比增长100%,到店服务订单同比增长超3倍,其中新能源用户同比增长118%,洗车订单同比增长超3倍。
不过,京东手上最大的牌,还是用户数据。京东现在有超过6亿的优质用户、庞大的PLUS会员规模,这些用户正是汽车消费的基础客户。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正如冯兴亚所言,驱动广汽变革的根本动力,其实是市场竞争环境特别是用户需求的变化。正是上述数据,让京东有底气喊出“像买电器一样买车”的口号。
京东在汽车业务方面的布局还在提速,并开始“招兵买马”。近来,京东汽车陆续在招聘平台发布新岗位需求,薪资诱人。从新一轮岗位来看,主要是销售类、运营类和采销类,包括整车销售总监、大区销售经理、城市销售经理,以及用户研究专家、整车营销专家、交付运营总监等岗位。
无人车、出海,新棋局正在浮现
在与广汽、宁德时代达成合作后,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明显提速,其战略轮廓正逐渐清晰。
纵观其近期一系列动作,一幅超越传统汽车零售的版图正在展开——除了核心的整车业务,智慧物流与助力中国车企出海,已成为其布局中的两大关键路径。
据悉,中国长安汽车旗下五大品牌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长安汽车、长安凯程和长安民生物流与京东集团旗下京东零售、京东物流等板块签署合作协议。
在全渠道营销上,双方将整合线上品牌官方旗舰店、京东线下新能源超级体验店及京东Mall等资源,推进车辆、周边产品及维修零配件的全渠道推广,助力品牌提升关注度与用户转化。
售后服务领域,依托京东养车服务网络与一体化供应链能力,将为用户提供车辆维保及增值服务,同时探索“人车家”生态合作。
早在今年7月,比亚迪与京东汽车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更是比亚迪首次在售后领域与头部电商平台进行联合。双方将聚焦比亚迪品牌及其售后“精诚一家”养车服务在京东平台的全面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长安凯程与京东物流的合作被重点提及。据悉,双方将共同探讨城市智慧物流车辆等智能硬件与智能运营系统建设,联合开展新能源无人智能化车型的设计与开发、生产,共建全场景、多层级、模块化的汽车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
就在10月24日,京东物流宣布,未来5年要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图片来源:京东黑板报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出海浪潮加速的背景下,京东正依托其全球化供应链与渠道能力,积极助力中国车企拓展海外市场,抢占这一关键的增量赛道。
10月15日,京东物流与小鹏汽车在迪拜杰贝阿里保税区宣布深化战略合作,由京东物流全程规划运营的小鹏汽车中东区域备件仓库正式启用。
这座备件中心存储超千种汽车配件,涵盖小鹏汽车多款车型的维修保障需求,已成为其在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备件中心。

图片来源:京东黑板报
“中东市场的快速拓展离不开物流供应链的坚实保障,” 小鹏汽车中东非区负责人王可表示,“京东物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仅确保了备件供应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更通过端到端的服务能力,帮助我们快速响应本地客户需求,这对提升品牌口碑与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伴随中国车企出海步伐的持续加快,京东作为重要的生态伙伴,势必将更深入地融入这一进程,并有望将其在国内验证成熟的养车、零售等服务体系,系统性地输出至海外市场。
结语:
京东入局,并非以又一个“造车新势力”的身份,而是作为一个零售基础设施的赋能者。它正试图将成熟的电商方法论——从用户洞察、精准营销到一体化服务——复刻到汽车行业,并融入到中国车企出海的步伐中。这场实验如若成功,或将重塑汽车产业的销售范式与价值链条。
欢欢@盖世汽车供应链
悠悠@盖世汽车
豆豆@盖世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