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链供需平台 ——
下载盖世APP

首页 > 资讯 > 新技术 > Empa开发3D打印软材料致动器 能够模拟真实

Empa开发3D打印软材料致动器 能够模拟真实肌肉

盖世汽车 钟群 2025-03-13 08:00:00
分享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院(Empa)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制造能够与真实肌肉媲美的人造肌肉,并已开发出新方法,可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柔软、有弹性且强韧的肌肉结构。未来,这些肌肉可能会应用于医学或机器人领域,以及其他任何需要一键启动的场景。这项研究已发表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上。

1.jpg

图片来源:Empa

人造肌肉不仅能让机器人动起来,未来,它们还能在人类工作或行走时提供支持,或替代受损的肌肉组织。然而,开发能够与真实肌肉媲美的人造肌肉面临着重大的技术挑战。

为了与生物肌肉相媲美,人造肌肉不仅要有力量,还必须具备弹性和柔软性。人造肌肉的核心是所谓的致动器:一种将电脉冲转换为运动的组件。无论是在家中、汽车发动机中还是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厂房中,任何需要一键启动的场景都会用到致动器。然而,这些硬质的机械部件与肌肉的相似性还远远不够。

介电弹性体致动器(DEA)由两种不同的硅基材料组成:导电的电极材料和不导电的介电材料。这两种材料以层状结构相互嵌合。Empa研究员Patrick Danner解释道:“这有点像手指交错。当电极通电时,致动器会像肌肉一样收缩;断电时,它又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Danner深知,要3D打印这种结构并非易事。尽管两种软质材料的电学性能截然不同,但它们在打印过程中必须表现出相似的特性,既要避免混合,又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致动器。

打印出来的“肌肉”必须足够柔软,以便电刺激能引起所需的形变。此外,所有用于3D打印的材料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它们必须在压力下液化,以便从打印机喷嘴中挤出;但随后又必须具有足够的粘性,以保持打印后的形状。Danner表示:“这些特性往往相互矛盾。如果你优化其中一项,其他几项通常会受到影响,甚至变得更糟。”

从VR手套到跳动的心脏

通过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的研究人员合作,Danner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小组的负责人Dorina Opris成功解决了许多相互矛盾的特性问题。研究人员利用Empa开发的两种特殊墨水,结合ETH研究员Tazio Pleij和Jan Vermant开发的喷嘴,成功打印出了功能性软致动器。

该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种能让虚拟世界变得触手可及的手套。这种人工肌肉可以通过阻力模拟抓取物体的动作。然而,软致动器的潜在应用远不止于此。它们轻便、无噪音,并且得益于新的3D打印工艺,可以按需成型。它们可以替代汽车、机械和机器人中的传统致动器。如果进一步开发,它们还有望应用于医疗领域。

关注我们更多服务平台

添加社区公众号、小程序, APP, 随时随地云办公尽在掌握

联系我们
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中文资讯 盖世汽车会议 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大学堂 Automotive News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7-2022 All Right Reserved.盖世汽车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69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影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