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链供需平台 ——
下载盖世APP

首页 > 资讯 > 新技术 > 受蜘蛛启发 塔尔图大学开发现场织网机器人

受蜘蛛启发 塔尔图大学开发现场织网机器人

盖世汽车 Elisha 2025-03-13 11:57:45
分享

盖世汽车讯 当今大型语言模型可以动态地适应环境,但它们的主体仍然是固定的,要么针对特定任务进行优化,要么按照一体适用(one-size-fits-all)原则构建。但是,如果一个机器人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其所处环境形成所需的各种结构,情况会怎样呢?

图片1.png

(图片来源:塔尔图大学)

据外媒报道,塔尔图大学(University of Tartu)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公布一种机器人概念,它重新定义了适应性,几乎可以按需编织身体,如同蜘蛛结网。通过挤出加热的聚合物溶液(冷却后形成细纤维),该机器人可以现场创建定制组件,其结果是实现机器和环境的动态融合。这绕过传统机器人设计的僵硬分离方式,有助于实现无缝过渡。

在一系列实验中,该团队展示了该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卓越操作能力。在一次演示过程中,该机器人在仿真杂物场内旋转形成连续、灵活的纤维网络,无论路径上布满锋利的玻璃碎片还是柔软的鸟类羽毛,它都能自己搭建桥梁越过障碍物。在另一项测试中,该机器人通过自身旋转形成一个纤维性“肢体”,轻轻地捡起一朵柔弱的花朵,其灵巧程度是预先设计的装置无法比拟的。

该团队展示了这些现场纺丝网几乎可以在各种基底上进行无差别粘附和锚定,无论其形状、材料或聚集状态如何。与蜘蛛网非常相似,这种合成网利用物理粘附和机械缠绕两种方式,可以将自身固定在广泛的支撑物上。在实验过程中,这些网可以成功地固定在一些挑战性表面上,比如特氟龙(Teflon)、浸透矿物油的海绵和蜡质植物叶子。这项研究的首席作者Marie Vihmar表示:“这种方法受到大自然的天才工程师蜘蛛的启发,但我们发现了一个漏洞,由此避开了直接模仿蜘蛛的局限性和过度复杂性。”

研究人员通过跨学科合作,将设计思维、材料科学和机器人技术融合在一起,从而提出传统单一学科方法无法实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通过利用聚合物纤维的自组装特性(在自然界中废弃的蜘蛛丝中也观察到了这种特性,一些蜘蛛为了风传播而释放轻丝,并在着陆时丢弃这些丝),该团队创建了一个可以动态自组装的系统,以应对不可预测环境带来的直接挑战。这扩大了机器人技术在救援领域的应用范围,并重新思考机器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这项贡献为机器人发展铺平了道路,它们不仅可以适应周围环境,而且能够积极改造周围的环境。从灾区搜救行动到将机器与景观无缝融合的自适应施工方法,这项技术对传统工业思维提出挑战。与强迫环境适应僵化的、预先设计的系统不同,这种创新“森林思维(forest thinking)”方法赋予机器现场成长和演变的能力。

这项研究标志着融合生物灵感与机器人技术的重要一步,或将开创新的时代,其中机器不再是静态工具,而是能够自我身心重塑的动态实体。

关注我们更多服务平台

添加社区公众号、小程序, APP, 随时随地云办公尽在掌握

联系我们
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中文资讯 盖世汽车会议 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大学堂 Automotive News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7-2022 All Right Reserved.盖世汽车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69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影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