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链供需平台 ——
下载盖世APP

首页 > 资讯 > 采埃孚加强本土化并开拓自主品牌市场

采埃孚加强本土化并开拓自主品牌市场

盖世汽车网 2009-08-27 10:03:00
分享

上图为采埃孚.博格.依拉斯特麦塔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托斯腾.布雷莫先生

实现稳健发展,是不变的主旋律

盖世汽车网: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采埃孚橡胶金属业务(以下简称ZF BE)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计划。

Dr. Bremer:采埃孚是全球三大橡胶金属件巨头之一。虽然上海公司今天才宣布正式成立,但是在中国,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顾客基础。我们对产品的本土化制造相当重视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因此,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很正大踏步的向前发展。

我们希望在所有覆盖业务的国家里,可以成为首选供应商。在中国,我们也同样希望在未来几年里成为前五大橡胶金属件供应商之一。虽然目前离实现这个目标还尚有距离,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深入,我们正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盖世汽车网:ZF BE将来要在中国设新厂的话,会选择什么方式?

Dr. Bremer:目前ZFBE还没有在中国另外设厂的计划。对于今天我们宣布正式成立的上海公司,在未来的3-4年内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期间,我们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这里。采埃孚集团一直将稳步发展作为其发展战略,我们不会在上海公司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考虑投资新厂。

当然,未来我们也可能在自身能力及其外界市场条件允许条件下考虑在中国其他主机生产企业集中的地区建厂,但目前这个话题还言之过早。

独资建厂,还将是理想的选择

盖世汽车网:那如果再建新厂的话,这个厂会以什么形式,独资,合资,还是收购中国本地企业?

Dr. Bremer: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采埃孚在中国的20家生产企业有10家独资企业、10家合资企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它们的经营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而对于橡胶金属业务,我们之前也有过合资经历。但是经过磨合,最终我们还是发现走独资路线对采埃孚橡胶金属(上海)有限公司更为有利。因为我们对技术、产品和战略能有更充分的决策权,如此一来,我们不但能很好的延续企业文化、经营理念,我们的经营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盖世汽车网:那是不是意味着采埃孚更看中的是在中国的独立经营能力,而不愿意去依附一些大的汽车集团?

Dr. Bremer: 这一说法不够全面。基本上独资经营会相对容易一些,企业文化、生产制造经营理念能得到充分体现。但是在有的项目中,我们的确也需要和一些具有成熟市场和一定竞争力的战略伙伴共同合作,实现双赢。因此,决定独自还是合资,我们会考量多方面的综合因素。

加强本土化,开拓自主品牌市场

盖世汽车网:ZF BE在中国的客户订单中,有多大比例是来自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如奇瑞、吉利、比亚迪?ZF BE在发展这些自主品牌车企客户方面有什么计划?

Dr. Bremer: 我们目前的客户主要是全球著名汽车生产厂商在中国的一些合资企业,比如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等,同时我们也向美国福特出口产品。

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我们也开始尝试和国内的自主品牌车企进行接触,寻求合作意向。目前我们和奇瑞已经有了一个合作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成功向中国国内汽车制造商证明我们的实力,同时表达我们积极参与中国市场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盖世汽车网:自主品牌车企一般都要求供应商的产品报价偏低,这对ZF BE会不会是一个挑战?如何应对这个挑战?

Dr. Bremer: 降低成本是人们永远关注的话题,对每个企业来说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底盘和传动技术供应商,采埃孚的客户包括众多世界顶级的汽车制造商,例如宝马、奥迪、奔驰、保时捷等等。在不久前的市场策略会议中,我们讨论了在中国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战略,并对“以客户需求为先”这一指导方针达成了共识。我们调研了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对同等产品的心理价位,并将此作为标准,在保证产品技术品质的条件下,努力做到成本与技术的统一。我们对应对降低成本的挑战充满信心。

盖世汽车网:ZF BE 现在在中国的本地化能达到多少?将来在华又有怎样的本土化战略?

Dr. Bremer: 加大在本土采购是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采埃孚橡胶金属产品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65%,目前而言我们有80%以上的原材料是在中国本土采购的,而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数字将进一步提高至90%。在生产制造和技术方面,采埃孚已经在行业中树立了标杆地位。因此,通过降低成本来进一步提高采埃孚的竞争力就成为了其发展的关键。

盖世汽车网:您是如何定义采埃孚在中国的这些竞争对手的?

Dr. Bremer: 我们在中国的竞争对手学习能力很强、成长很快。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有80年历史的企业,虽然我们客户资源很多,那些全球有名的汽车制造商有几乎都是我们的客户。但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有很多优点,很多地方做得比我们好,比如他们比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客户,对于竞争对手我们绝对不可以轻视,我们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向他们学习的。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关注我们更多服务平台

添加社区公众号、小程序, APP, 随时随地云办公尽在掌握

联系我们
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中文资讯 盖世汽车会议 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大学堂 Automotive News Global Auto Sources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7-2022 All Right Reserved.盖世汽车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69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影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