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科技:可规模化落地的组合辅助驾驶产品


当前辅助驾驶技术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阶段。作为港股"辅助驾驶第一股",知行科技自2016年成立以来深耕软硬一体全栈解决方案,已形成覆盖智能前视一体机和域控制器两大硬件产品线的技术体系。截至2025年,公司累计获得70余个车型定点,量产交付覆盖70余款车型及100余国家和地区。
2025年7月22日,知行科技产品总监徐健在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上表示,通过模块化研发架构、数据驱动迭代及全球化合规体系,已实现高阶行泊一体方案在10万级主流车型的规模化落地,推动辅助驾驶技术平权化进程。
徐健|知行科技产品总监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公司布局与产品矩阵
知行科技成立于2016年12月,于2023年12月完成港股上市,团队规模约600人,总部位于苏州,并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及德国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在马来西亚建有海外工厂。公司专注于软硬一体的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覆盖行车与泊车场景,包括基础行车、高速领航、自动泊车(APA)、遥控泊车(RPA)、记忆泊车及代客泊车功能。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硬件产品矩阵分为智能前视一体机(iFC)和域控制器(iDC)两大系列:前视一体机提供200万像素(基于EQ4芯片)和800万像素(基于征程J3/J6B芯片)方案;域控制器则布局国产芯(征程J3/J6B/E/M系列)与国际芯(TI TDA4、瑞萨V4H),支持从低算力(<10TOPS)到中算力(<150TOPS)的全平台适配。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制造方面,公司拥有SMT生产线和全自动组装线,具备百万级产能,已服务20余家客户、超70个定点项目,其中过半数完成量产交付,并实现25款车型在100余国家和地区的出海,包括欧盟、中东等高法规市场。核心里程碑包括:国内辅助驾驶港股上市第一股;基于征程J3芯片首实现ADAS产品出海;在TDA4平台首量产Bev泊车算法;基于瑞萨V4H全球唯一实现高阶行泊一体交付。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辅助驾驶平权化与安全升级
2024年初,辅助驾驶技术进入平权化加速期,多家车企将高速领航与自动泊车方案下探至10万级车型,少数部分车型配置门槛降至7万元,激光雷达方案则下探至13万级市场。这一趋势标志着辅助驾驶从技术预研转向商业化落地阶段。然而,同期安全法规要求显著提升,L2级辅助驾驶新国标对感知能力和测试验证提出更高标准,主机厂频繁关注困难场景应对能力。行业反馈表明,纯视觉方案面临瓶颈,更多高阶辅助驾驶配置向激光雷达方案倾斜,推动系统开发向更安全、更可靠方向演进。对此,知行科技通过算法优化和工程化能力,在低算力平台实现高阶功能部署,例如基于TDA4平台(8TOPS)的Bev泊车算法,动态支持3D OCC感知,解决悬空障碍物等复杂问题。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泊车场景的性能裂变
针对泊车场景,知行科技在低算力平台实现性能突破。通过Bev模型与3D OCC技术融合,系统支持动态换挡、指尖泊入和循迹倒车功能,并提升规划自由度,例如支持全类型车位头入/尾入选项及逆向鱼骨车位泊入。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2024年4月以来,持续迭代解决了脱困能力不足问题,新增被逼停后自动脱困功能;优化细小障碍物感知,提升泊车安全性;在水平车位中应用混合A星算法,将泊车速度提高30%以上。当前,该方案已部署于TDA4、征程J6E/J6M等平台,并在海外市场验证了特殊场景适应性,如红色线车位、陶瓷钉斜车位等。下一步将向低算力平台融入代客泊车等高阶特性。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城市领航与数据闭环驱动
城市领航方面,知行科技基于中算力平台推进技术迭代。2024年在征程J6M平台实现记忆行车功能闭环,自研7V/11V Bev感知模型整合在线定位技术,已在苏州完成Demo验证。关键技术包括融合定位、多模态预测和时空联合规划,支持无保护左转、施工场景应对及特殊车道识别。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算法路径上,2023年完成传统CNN感知规控开发;2024年量产Bev模型;2025年重点推进两段式端到端方案,泊车系统已就绪,行车系统进入实车验证阶段。前瞻布局包括2026年预研One Model端到端技术及VLA大模型应用。数据驱动是核心支撑:大模型自动化挖掘高价值场景,覆盖300余细分场景;云端预标注系统通过4D动态真值生产,将标注成本降低85%、周期压缩90%;仿真数据生成强化边缘案例,提升算法泛化能力。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工程化与全球化交付体系
系统工程化能力是量产落地的基石。知行科技采用V模型融合敏捷开发范式,实现算法轻量化——例如在TDA4平台优化Bev模型,通过DSP算子开发实现2D转3D输出;硬件模块化积累200余标准线路库,缩短设计周期;软件平台化共享模型数据,降低开发成本。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海外布局聚焦法规适配与场景差异化:完成欧盟GSR2.0、R79等认证及ENCAP 2023标准覆盖;数据合规遵循GDPR,实现脱敏处理;量产项目覆盖5大地区、100余国家,针对性开发了陶瓷钉斜车位、道钉点状车道线等特殊场景方案。业务模式灵活多样,支持软硬全栈交付、硬件底软定制、功能算法模块及工程技术服务分离输出。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未来展望与挑战
展望未来,知行科技将持续优化低算力平台的行泊一体方案,基于征程J6B提升感知性能;城市领航功能将于2025年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体验升级。挑战主要集中于高阶功能的安全验证与全球化合规成本——例如VLA大模型的全场景技术验证需海量数据支撑,而海外高法规地区的数据回传与本地化适配将增加开发周期。通过数据闭环与模块化研发,公司目标在2026年完成全链路“车位到车位”的技术打通,推动辅助驾驶在主流市场的规模化渗透。
(以上内容来自于知行科技产品总监徐健于2025年7月22日在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上进行的发表的《可规模化落地的组合辅助驾驶产品》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