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ST开发出具有独特指纹图案的电子皮肤 提供增强安全特性
盖世汽车讯 两个人指纹完全相同的概率极低,大约为6400亿分之一。即使是基因信息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也拥有不同的指纹。现在,一项新技术可以将这些独特的指纹图案刻印在电子皮肤上,其人造指纹匹配概率比人类指纹低10232倍。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据外媒报道,由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化学系教授Kyoseung Sim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独特褶皱图案的先进电子皮肤,其特性甚至超越了人类指纹。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或将为物理AI机器人拥有独特指纹识别能力的新时代铺平道路。
为了有效发挥作用,电子皮肤必须集成触觉传感器,同时保持柔韧性。因此,柔性有机材料比刚性无机材料更合适。此外,用于手指的电子皮肤必须能够区分不同的物体,因此,要制造出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类似指纹的独特图案的皮肤具有挑战性。
Sim教授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方法,可以轻松地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电子皮肤上刻印随机褶皱图案。该技术包括对柔性聚合物进行化学处理以初步制造皮肤,然后在快速旋转表皮前施加甲苯溶剂。随着甲苯蒸发,皮肤表面收缩形成这些随机褶皱。
以1平方毫米的面积计算,这种人造指纹以完全相同形状复现的概率仅为10⁻⁴³——这个数字比人类指纹的概率低10²³²倍。当放大到人类指纹的大小时,产生相同图案的可能性接近于零。此外,这种电子皮肤还能抵御物理冲击、高温和潮湿,从而保持其类似指纹的结构。
将开发的电子皮肤植入机器人手部后,机器人就能像人类一样抓取物体、识别表面纹理并区分生物体。研究团队展示了一个物理交互场景:配备温度感应电子皮肤的机器人会模仿人类反应,避开高温物体。
Sim教授指出:“通过采用简单的工艺,我们实现了比真实指纹更低的图案重复概率。这项技术在安全和独特识别方面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如个性化电子皮肤、具有生命周期管理功能的软体机器人,以及下一代人机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