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链供需平台 ——
下载盖世APP

首页 > 资讯 > 【汽配观察】从汽车消费者需求看中国汽配市

【汽配观察】从汽车消费者需求看中国汽配市场的发展机遇

盖世汽车网 2007-10-22 17:04:06
分享

  孙木子,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汽车市场研究服务总监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汽车市场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汽车价格从原先的高高在上迅速回落到普通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国内汽车销量在短短的六年间从2000年的208.6万辆增长到2006年的721.6万辆,增长了3.5倍;其中,以轿车、SUV和MPV产品为代表的乘用车销量从从2000年的61.0万辆增长到2006年的425.8万辆,增长了近7倍。预计到2010年,国内汽车需求将超过1000万辆,中国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截止到2007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保有量达535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3239万辆。

  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相关行业的关注,汽配市场作为整车的下游产业,其发展将随着整车市场的发展同步增长。其中,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汽配市场的发展机遇将对汽配行业的调整产生指导作用。新华信公司针对购车时间在1-2年的新车车主进行了适时的研究,推出的《2006年乘用车车主使用行为报告》,通过该报告,我们可以发现更多影响汽配行业的发展机会。

  报告显示,国内车主每年单车使用费用高达21,721元。其中,中大型车主在汽车使用费用上的支出大约是微型轿车的一倍以上,差异巨大。

图1:不同级别车主单车年使用费用(单位:元)


 数据来源:新华信《2006年乘用车车主使用行为报告》

  其中,燃油和保险费用占据了50%以上。除此之外,以保养、美容、维修和配件等方面约占用车总支出的16.1%,平均约合3,500元。不计算已购车用户,以2006年425.8万辆新增乘用车计算,仅此方面的车主累计增量支出便高达149亿元。

图2:不同级别车主单车年使用费用(单位:元)


 数据来源:新华信《2006年乘用车车主使用行为报告》

  此外,出于提高驾驶乐趣和个性化需要,多数车主在购车后还将对新车进行改装或加装相关配件。其中以改装轮毂、真皮座椅和音响系统、GPS和贴膜所占支出较大。

图3:车主新车改装单项费用支出(单位:元)


 数据来源:新华信《2006年乘用车车主使用行为报告》

  总体来看,多数车主选择去4S店进行设备改装。但不可忽视的是,在音响系统的改装中,将近一半的车主选择去专业改装店进行改装。此外,对于GPS、贴膜、轮毂和真皮座椅方面的改装,近三分之一左右的车主也选择去专业改装店进行改装。

图4:车主新车改装地点选择


 数据来源:新华信《2006年乘用车车主使用行为报告》
 
  随着汽车使用年限的增加以及相关维修费用的增加,在保修期后,近20%的车主选择更换维修站。

图5:车主在保修期后的维修站选择


 数据来源:新华信《2006年乘用车车主使用行为报告》

  在具体考虑因素上,其他非授权售后渠道“价格优惠”、“地理位置便利”和“营业时间便利”等方面是车主选择其他售后渠道的主要原因。

图6:车主选择其他非授权售后渠道选择原因(单位: %)


 
数据来源:新华信《2006年乘用车车主使用行为报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国内汽配市场迎来了一个更大的发展时期。对于汽车配件生产经营企业来说,在了解车主需求基础上,如何充分满足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所有汽配行业同仁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注我们更多服务平台

添加社区公众号、小程序, APP, 随时随地云办公尽在掌握

联系我们
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中文资讯 盖世汽车会议 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大学堂 Automotive News Global Auto Sources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7-2022 All Right Reserved.盖世汽车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69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影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