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链供需平台 ——
下载盖世APP

首页 > 资讯 > 新车 > 小鹏P7重生归来,但并不是一款面向大众走量

小鹏P7重生归来,但并不是一款面向大众走量的车

车云网 2025-08-08 08:48:40
分享

刚刚过去的7月,小鹏汽车创下了新的月度交付纪录,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6717辆,同比增长229%,这标志着公司连续第九个月交付量超过30000辆。

截至2025年7月,公司的累计总交付量超过80万辆。2025年前七个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233906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70%。以66.8%的年度目标完成率领跑新势力。

很显然,这一年多时间里小鹏密集推出的几款新车,包括新车G7、MONA系列和P7+等等,凭借高性价比,在多个细分市场塑造爆款,共同推动小鹏走上了全面提速的快车道。

就在昨晚,全新小鹏P7正式亮相并开启预订,新车预售开启6分钟,小订量超过1万辆。作为小鹏寄予厚望的重磅新作,新车将成为小鹏下半年的又一增长热点。

全新小鹏P7共发布3款车型,分别为702km长续航版、820km超长续航版、750km高性能版。此次预售小鹏并没有公布新车的价格,大家对于这款车价格的猜测,基本是对标小米SU7,目标是要在SU7的腹地抢市场。

在发布会头一天,何小鹏发布了一些对于P7的看法,对于全新P7到底是走量还是打品牌调性,何小鹏说,他之前并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

“每一辆车都有自己的使命,全新P7代表我们对未来科技的思考,探索,实践,集全球领先的技术于一身。客观说,我当然希望它是走量爆品,但它一定不会是部分鹏友期待的那种便宜,到了这个档位配置,它的确不太可能是为所有人打造的一辆车。它应该是极致的科技理想主义者的Dream Car,是有口皆碑的极致时尚经典潮品。”

除此之外,这款新车,其在小鹏的整体产品体系中,更像一款在20万元以上的细分赛道,再次展现小鹏对产品定义与话语权的代表作。

01

一辆从未来开回现实世界的智能跑车

发布会开场小鹏就用了相当长的篇幅介绍了新车的设计,小鹏说,近20年汽车设计的底层逻辑已经同质化,全新小鹏P7在设计之初目标很明确,要设计一款被这个时代铭记的产品,「一辆从未来开回现实世界的智能跑车」,其核心是“跳脱同质化桎梏,坚持原创设计,打造颠覆想象的时尚豪华轿跑”。

外观细节方面,全新小鹏P7前脸采用全新XMART FACE家族设计语言,配备行业首个纯平无缝衔接LOGO、悬浮式牌照架、隐藏式毫米波雷达与矩阵LED大灯,构建极具未来感的视觉符号。

1.40的宽高比、3.57的长高比与0.52的轮高比,造就更宽体、更低趴、更修长的车身比例,配合与超跑一致的中置电驱布局,构建出速度感与稳定感兼具的轿跑姿态。

截屏2025-08-07 下午12.19.36.png

除了极致低趴的轿跑姿态,其运动基因和885三电也是新车的亮点。整车采用与超跑相同的中置电驱布局架构,轴间质量占整车质量的81%,重心高度440mm,带来如贴地飞行般的操控稳定性。

新车实现3.7秒零百加速,最高车速可达230km/h,比肩百万级豪华轿跑。底盘采用同级领先的全铝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结合轻量化锻造轮辋设计与簧下质量优化,转向更灵动、车身更跟手。同时,配备双腔空气悬架与智能可变阻尼减震器,日常舒适与运动操控随时切换。

新车基于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打造,搭载5C超充AI电池,补能效率大幅跃升——10分钟即可补能525km,10%-80%充电仅需11.3分钟,真正做到了“充电如加油”。

当然,作为智能轿跑性能标杆,全新小鹏P7的最大亮点之一,还在于其智能化满血AI能力。

新车全系搭载3颗图灵AI芯片,加上高通8295P组成“超级AI中枢”。2250TOPS有效算力达全球第一,并搭载VLA+VLM双大模型,让汽车会思考、能进化,带来更强大的智能辅助驾驶与智舱体验;

AR-HUD、AI智能底盘等先锋科技配置,让AI深度参与道路预判并主动响应,带来“人机合一”的未来感出行体验。

新车前排提供一体式移动座椅,主驾驶还支持主动侧翼支撑功能,在车辆以较高速度驶入弯道时,会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包裹。主副驾驶均支持通风加热通风。

另外,新车还拥有极简无边框后视镜、电动升降尾翼;三层镀银天幕、四门静音电吸门;56升前备箱、575升超大容积后备箱;23颗定制HiFi级扬声器,支持7.1.4声道AI全景声......

总体来说,全新小鹏P7在设计、动力、空间和智能各方面都非常出色,软硬件配置更是几乎拉满,产品力上已经展现出相当的竞争力。

02

从初代P7到全新P7,市场环境已经大变

在国产纯电轿跑市场,如果要找一款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初代小鹏P7一定会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5年前,初代P7车型首发亮相时,开启了多个汽车行业的第一:全球首个量产上车的高速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首个创新并量产上车的全语音车载系统,全球首个纯电续航突破700KM,以及完全个性和科技的贯穿车灯等等,这也基本奠定了日后中国电动车的雏形。

彼时的中国车市,特斯拉Model 3几乎是纯电轿车的代名词,中国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没多久。何小鹏说,初代P7是小鹏倾尽一切打造的梦想之车,也是行业与众不同的新车,没有人会断定它能成功。

图片

初代P7的到来,无疑是开创中国电动轿车的新时代,作为最先达成十万辆的中国新势力车型,也让小鹏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与蔚来、理想并称"蔚小理",代表中国的新势力,改变了特斯拉一家独大的局面。

此后小鹏也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几年。P7之后,小鹏因G9配置策略混乱、外部竞品冲击陷入低谷,销量一度跌落至月均不足万辆,2023年全年销量开始被零跑反超。另外,在此阶段,小鹏在纯电赛道还面临降价和华为智能化技术的双重冲击,销量增长掉队明显。

2024年小鹏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组织架构、产品策略、技术降本、供应链等等都进行了调整,并迅速推出了多款热门车型。凭借“首次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带入2万美元级别”的MONA,以及搭载全新一代AI鹰眼视觉方案的P7+,当年小鹏迅速完成破局。

2024年第四季度其便以91507台的交付创下当时的单季历史新高,全年营收增长33.2%,毛利率提升至14.3%,净亏损收窄44%。

进入2025年,小鹏在各个细分市场彻底爆发,凭借MONA、P7+、X9、2025款G6/G9,以及全新G7等多款热销车型,连续8个月月均销量超3万辆,创历史新高,上半年销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

其中小鹏MONA上市至今已连续11个月交付超万台,截至7月累计交付超过15万台,持续刷新A级纯电轿车市场纪录。小鹏P7+已累计交付车辆超67,000台,连续8个月蝉联15-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

2025款小鹏X9连续多月蝉联纯电MPV销冠。7月刚上市的全球首款L3级算力的AI汽车小鹏G7,上市9分钟大定即突破10,000台。

和五年前初代P7上市时不同,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全新P7上市,所面临的环境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在眼花缭乱的同质化竞品之中,全新P7如何找到差异化发力点,也将是小鹏接下来非常大的挑战。

截屏2025-08-07 下午12.20.13.png

03

如何在第四季度实现全面盈利

在这几年时间里,小鹏构建了以AI为核心的全栈自研体系和领先优势。涵盖了AI鹰眼视觉智驾方案、图灵AI芯片、云端超大规模基座模型、全本地部署的VLA模型,以及整车新一代EEA架构、物理仿真体系、智能座舱、具身智能机器人、飞行汽车等等。“部分重点AI能力将在2026年在行业中断代式领先。”

何小鹏希望将小鹏汽车打造成一家“AI科技公司”,并且还希望其成长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对外公布了公司的三条增长曲线,其中之一便是从中国走向全球市场。其预计海外业务在未来三年将会高速扩张,成为销量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今年上半年,小鹏的海外交付量达18,701台,相较2024年同比提升217%。在海外10个国家都获得了中国新势力品牌的销量第一,包括丹麦、挪威、芬兰,爱尔兰、荷兰、葡萄牙等。

7月中旬,小鹏汽车在欧洲市场推出了2025款小鹏G6和G9,并宣布即将在欧洲推出小鹏P7+。目前,小鹏已进入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充电网络覆盖31个国家207万根充电桩,与大众、bp pulse等国际企业达成合作,在欧洲高端纯电市场打开了一定知名度。

此前,小鹏G6已经成为欧洲中高端纯电中型SUV市场销量最高的中国车型,小鹏G9则是欧洲中高端纯电中大型SUV市场销量最高的中国车型。

此外,小鹏还规划了另外两条增长曲线:AI和汽车的融合以及具身人形机器人和汽车产业更深度的融合。

7月15日,小鹏汇天宣布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将用于确保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顺利实现。“陆地航母”量产进程正全面提速。小鹏汇天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经封顶,正进行设备调试,并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竣工,“陆地航母”也将在2026年量产并交付。

不过这两条曲线将是更长周期的命题,尤其是在研发与大规模商业应用落地层面,短期内小鹏还是需要面对投入与商业回报有限的现实问题。

得益于良好的成本控制与规模效应,这一年多时间里小鹏的毛利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何小鹏也将全面盈利时间定在今年第四季度。这也意味着今年每个季度,都要成为拉高收入、压缩亏损、提效转化的稳定节点。

但这一点仅靠低价爆款来抢占市场肯定是无法持续的。若产品结构无法形成体系化的能力,盈利也只是阶段性数字。

而价格更高的全新P7的推出,若销量更好表现,那么接下来将很大程度上帮助小鹏整体毛利的持续提升,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小鹏汽车走上稳健增长的轨道。

关注我们更多服务平台

添加社区公众号、小程序, APP, 随时随地云办公尽在掌握

联系我们
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中文资讯 盖世汽车会议 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大学堂 Automotive News Global Auto Sources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7-2022 All Right Reserved.盖世汽车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69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影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