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链供需平台 ——
下载盖世APP

首页 > 资讯 > 销量 > 2025年3月车企销量TOP10:排名背后的"屠杀

2025年3月车企销量TOP10:排名背后的"屠杀逻辑"

盖世汽车 苗雨竹 2025-04-17 10:56:55
分享

车企的批售销量榜单,一直以来都是短时间内,判断国内汽车市场行情的晴雨表,能够精准反映出市场的新动态和趋势。盖世汽车整理的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3月,国内汽车市场上,自主车企与合资车企继续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

自主品牌的市场光芒愈发耀眼,在销量前十车企中占据了七席,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这其中,比亚迪以37.1 万辆的月售成绩一骑绝尘,继续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吉利汽车的多品牌协同发展成效显著,3月以23.2万辆的成绩稳居车企月销榜的第二名。奇瑞汽车凭借20.6万辆的销量,位列月销榜第三,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自主品牌,也都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在智能化转型、纯电市场的拓展等方面各有建树。

相比之下,合资品牌则面临着不小的市场压力,昔日的辉煌逐渐被阴霾笼罩。在3月的销量前十车企榜单中,仅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广汽丰田三家传统意义上的合资车企入围(非传统的还有一家——上汽通用五菱,身份是合资车企,但在售的基本都是本土品牌的产品),整体市场份额被自主品牌不断蚕食。

曾经的销量“大户”一汽大众,以15.4万辆的月销量位列十强榜单的第五名,但其所承受的市场压力同样不小,面对自主品牌的迅猛崛起,其新能源转型压力日益凸显,转型速度亟待加快。上汽大众和广汽丰田也在奋力追赶,通过加速电动化转型、加强本土化研发等措施,试图挽回市场份额,但在与自主品牌的激烈竞争中,目前都面临诸多挑战。

image001.jpg

自主车企的全面崛起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市场的霸主,仍在全方位领跑,3月比亚迪以37.1万辆的销量成绩,在国内市场上独占鳌头。

能够取得当前的成就,完善的市场布局功不可没。

首先是产品方面的布局。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凭借成熟的技术,深受消费者喜爱,唐、宋、汉、秦等车型,都是各个细分市场上被追捧的对象,是家庭购车市场上的热门选择;海洋系列以年轻、时尚的设计理念和不错的性能,精准定位年轻消费群体,海鸥、海豹等车系,销量基本都是一路攀升;仰望品牌作为比亚迪冲击高端市场的先锋,凭借易四方、云撵等“黑科技”的加持,在国内市场上为比亚迪树立起了新时代高端车的形象;方程豹品牌则聚焦个性化、专业化的越野新能源市场,填补了市场空白。腾势在持续加强MPV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也在向着“性能范儿”的方向发力,腾势Z9、腾势N9等新车,目前的市场关注度都相当不错。

01-12-01pc.jpg

腾势N9,图片来源:腾势汽车

此外,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也是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从电池、电机到电控系统,比亚迪都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生产,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供应的及时性,同时,还形成了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靠先进技术攻坚市场,靠产品品质和价格优势巩固市场,马太效应之下,比亚迪的市场优势越来越明显。

吉利汽车的多品牌协同,也在稳健发力。

3月吉利汽车的市场表现同样亮眼,多品牌战略的协同发展,为吉利汽车开拓出了全新的市场局面。极氪品牌在高端纯电市场上持续发力,领克品牌凭借混动技术和独特的设计风格,目前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也拥有很高的人气。吉利银河系列则是在中低端市场异军突起,凭借高性价比和丰富的配置,满足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对家用车的需求,当前市场拓展的速度,也堪称是一路飙升。

奇瑞汽车的战略转型提速也很明显。3月奇瑞汽车再次交出了超20万辆的月销成绩,拿下月度车企销量榜单的第三名,延续着近两年的市场爆发态势。

对奇瑞汽车而言,出口一直都是核心业务之一。在海外市场上,奇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凭借合理的价格和丰富的产品线,在不少区域市场上,奇瑞的出口份额,都持续保持领先。

产品和技术创新方面,奇瑞近年来也在持续发力。奇瑞新启动的“瑶光战略”可谓是雄心勃勃,将在火星架构、星核动力、雄狮智能以及银河生态四大技术领域全面发力,计划打造包含平台架构、三电技术、智能辅助驾驶、智云平台以及生态体系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为奇瑞汽车后续的产品升级和创新提供保障。此外,奇瑞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目前的市场热度和表现,也在节节攀升,尤其是在智界R7上市以来,助力智界品牌迎来市场爆发,目前该品牌已经是奇瑞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上的关键增长极。

长安和长城的转型,效果也不错。3月长安汽车售车15.9万辆,月度销量排名第四。长安汽车近期的大动作不少,2月份长安和东风的央企联合重组落下实锤,两家车企都发布了公告,宣布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如果两大车企最终走向合并重组,新汽车集团的年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员工人数将超过22万人,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集团。

可能出现的重大股权变更之外,长安汽车的智能化转型,也已经步入“深水区”。此前,长安汽车已经正式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宣布将携手多个 “中国智驾(智能辅助驾驶)合伙人”,共同开启全民智能辅助驾驶元年,打造出中国智驾的新名片。

具体业务层面,长安汽车整体表现可圈可点,3月售车15.9万辆,同比增长4.5%。新能源市场上,长安汽车旗下深蓝、启源、阿维塔三大品牌,已经逐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传统燃油车市场上,长安也在通过持续的产品升级,维持着不错的市场份额。

长城汽车3月售车7.8万辆。智能化、高端化和出口市场是长城汽车当前业务布局的核心,虽然从销量表现上看,长城汽车近期没有带来太大的惊喜,但从业绩上看,却堪称是惊艳。长城汽车此前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长城汽车整体实现营收2022亿元,同比增长16.73%;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增长了80.73%。

image003.png

能够实现如此明显的业绩增长,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新能源业务销量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是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高端车销量占比显著提升。在智能化、电动化的助力下,长城汽车旗下坦克、魏牌两大高端品牌的销量占比,已经提升至两成左右,拉动了长城汽车整体毛利和单车净利的持续上涨。

合资的油车坚守和电动化转型

整体上看,3月国内主流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仍在被持续压缩,单月批售销量为55万辆,同比下降6%,但从环比看,形势有所改善,主流合资品牌3月销量实现了55%的环比增长。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单个企业的表现看,3月份部分合资车企表现回暖明显,如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一汽丰田等,3月份都实现了单月销量同比正增长。

一汽大众3月共计售车15.4万辆,在车企销量前十榜单上排名第五,是排名最高的合资车企。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一汽大众正在加速本土化研发,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车型,后续将集中投放市场。按照一汽集团和大众汽车此前达成的全新战略协议,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从2026年开始陆续推出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其中绝大多数都将是新能源产品。捷达品牌后续的转型,是一个重要看点,据悉捷达的纯电车型将搭载一汽大众的SOA电子电气架构,此外一汽大众还将为捷达品牌制定专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很显然,在中国市场电动化消费已经全面爆发的当下,一汽大众已经下定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只不过,从当前自主品牌快速增长的市场势头看,一汽大众的转型速度仍需加快,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创新方面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上汽通用五菱虽然不是主流的合资车企,但从股权架构上看,也确确实实是一家合资车企。目前,这家车企也面临着不小的转型压力,虽然在微、小型电动市场上比较有优势,但坚持数年的市场向上突破,收效其实并不大。

宏光MINIEV等微型电动产品已经热销多年,奠定了上汽通用五菱在低端车市场的江湖地位,但不得不说的是,随着越来越多有竞争力的微型电动车陆续投放市场,上汽通用五菱在这个长期占据明显优势的细分市场上,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这样的市场变化,上汽通用五菱其实也已经是多举措应对,比如说五菱、宝骏品牌都在持续的拓展产品线,推出了不少尺寸更大、配置更丰富的电动车,还布局了混动赛道,可以满足终端消费者对不同类型汽车产品的需求。只不过,这些品牌向上的尝试,对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的提升,目前看都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上汽大众的转型之路,同样在缓缓铺开。电动化方面,上汽大众与宁德时代达成了战略合作,智能化的短板,上汽大众也已经逐步补齐,加大自研投入之外,目前上汽大众也已经与国内多家科技公司在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在积极拥抱电动化的同时,对现阶段的上汽大众而言,油车的基本盘肯定也不能丢。去年上汽大众已经推出过“油电同智”、 “一口价”等市场效果相当显著的新策略,不久前,上汽大众又出新招,推出了整车终身质保政策,宣布旗下全系燃油SUV,将限时可享“整车终身质保”,质保范围涵盖动力总成、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且不限里程,不限年限。

途昂Pro(图片来源:上汽大众).png

途昂Pro,图片来源:上汽大众

虽然相关的质保政策还只是针对SUV车型,但能够这么做,至少说明了上汽大众在当前存量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在不断寻求突破的可能性。从卷价格到卷价值,同样是促销,但优化质保政策的举措,对上汽大众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助益不小。

在竞争持续加剧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特斯拉也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此前几年,特斯拉几乎可以说是被“神话”了的品牌,大部分的自主品牌,在发布新款电动产品的时候,都要去对标特斯拉,但最近两年,国内市场对特斯拉明显“祛魅”,特斯拉已经不再是典型的对标标杆。

3月特斯拉中国售车7.9万辆,环比几乎已经是翻着番儿的增长,但同比来看,销量降幅不小,同比下滑了11.5%。新款Model Y的上市,是销量环比大幅度拉升的关键,另外,国内产能主供国内市场,也是3月在华销量环比提升的关键。后续,新的关税政策,会对特斯拉中国的出口业务带来多大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但从好的方面看,如果出口业务受限,在产能充足的情况下,对国内市场的供给,应该会更加稳定。

广汽丰田是车企销量前十榜单上的日系“独苗”,目前在坚守混动业务的同时,广汽丰田也在积极的寻求突破电动市场的可能性。

近两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上整体份额大幅度滑坡,是不争的事实,广汽丰田还能维持住基本盘,加强混动车型的推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持续的终端市场下探,也是关键的原因。此外,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速度,广汽丰田也已经逐步走在合资的前列。日前,广汽丰田上市的新车铂智3X,行业内的反馈就相当不错,一款合资电车SUV,起售价10万出头,14万级就配激光雷达,广汽丰田这次算是给出了满满的市场诚意,当然,目前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再是有诚意就包赢的局面,最终究竟会有多少终端用户为广汽丰田的这份诚意买单,目前还要打个问号。

从3月的车企销量排名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洞察到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的几个关键发展趋势。其一自主品牌的全面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其二,合资品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整体承压,昔日的辉煌正逐渐褪去。其三新能源转型的速度,已经是决定车企市场地位的核心因素。其四智能化能力正迅速成为汽车行业新的竞争焦点。

可以预见,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接下来肯定还将愈演愈烈,随着更多新车型的推出和价格战的持续,市场将进入一个竞争更加白热化的新阶段。只有那些能够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快速创新,同时能高效控制成本的车企,才有望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此外,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看,更加多样化、更加个性化是必然趋势,车企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的同时,还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差异化,或许也能成为重要的市场提速器。

关注我们更多服务平台

添加社区公众号、小程序, APP, 随时随地云办公尽在掌握

联系我们
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中文资讯 盖世汽车会议 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大学堂 Automotive News Global Auto Sources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7-2022 All Right Reserved.盖世汽车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69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影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