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链供需平台 ——
下载盖世APP

首页 > 资讯 > 中国轮胎频遭贸易壁垒 原因很多

中国轮胎频遭贸易壁垒 原因很多

轮胎世界网 2016-12-22 06:10:07
分享

出口美国的轮胎,虽然只占中国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但美国对中国轮胎产业设置的贸易壁垒,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灾区。

贸易摩擦不断

2009年,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并对中国轮胎加征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

5年后的2014年,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发起反补贴反倾销(“双反”)调查,涉案金额逾20亿美元。

2015年6月18日,美国发布终裁结果,对中国轮胎厂商征收14.35%-87.99%的反倾销税,20.73%-100.77%的反补贴税。

当年8月,美国对终裁结果进行部分修改,其中将佳通轮胎等强制应诉企业的反倾销税,由29.97%修改为30.74%,将普利司通轮胎、固铂轮胎、青岛森麒麟轮胎、山东玲珑轮胎等几十家获得单独税率的企业反倾销税,由25.30%修改为25.84%。

此外,山东永盛的反补贴税,由100.77%上调至116.33%。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今年2月,美国商务部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卡车和客车轮胎再次发起“双反”调查,涉案轮胎金额为10.7亿美元。

目前,这起贸易官司还在进行中,美商务部初步认定,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卡车公交车轮胎存在补贴,倾销幅度为30.36%。

反倾销调查最终结果将于明年1月20日前公布。

背后原因很多

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争端法律服务的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余盛兴称,中国轮胎在海外频频遇到贸易壁垒,原因包括多方面。

首先,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对质量和安全有严格要求的轮胎等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在国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从而挤压进口国本国生产厂家的市场。

其次,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会组织,以及其他力量崛起。

这些利益集团并非传统的国内生产者,但他们在选举政治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对行政当局形成很大的压力。

他们以“要面包”为理由,要求排斥外国进口产品。

第三,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经济要素快速流动,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贸易保护主义也是一种易于传染的毒瘤。

某国采取行动之后,可能导致另一个国家提高警觉甚至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进口产品是否确实存在倾销或补贴,进口国国内产业是否遭受严重损害,倒成了次要问题。


关注我们更多服务平台

添加社区公众号、小程序, APP, 随时随地云办公尽在掌握

联系我们
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中文资讯 盖世汽车会议 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大学堂 Automotive News Global Auto Sources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7-2022 All Right Reserved.盖世汽车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69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影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