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链供需平台 ——
下载盖世APP

首页 > 资讯 > 越南,正在从“摩托王国”转向“汽车王国”

越南,正在从“摩托王国”转向“汽车王国”

盖世汽车网 2007-12-25 17:25:26
分享

      自从九十年代走上模仿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之路,近二十来年越南经济高速发展,钱包渐鼓的越南老百姓将目光转向了汽车。

      九十年代中后期,越南开始进入摩托车使用时代,根据越南交通部2006年报告,越南人口近8530万,却拥有近1700万辆摩托,而同期,该国仅有70万台乘用车,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主要原因如下:

      • 低收入限制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

      越南GDP增长速度平均为8.2%,人均GDP为3100美元,而人均收入为720美元,长期居于世界后列,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越南老百姓汽车消费,因此购买一辆价格在几百美元的摩托,在如今这个汽油价格高涨的时代显的更实惠一些。

      根据某国际汽车行业研究机构的报告,越南摩托车人均拥有量现居世界前列,而这一数字有望在在未来15年内翻一倍,因为对摩托车的需求仍然在上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南人均乘用车拥有量为每千人1.5辆(2004年统计数据),这在亚太地区是最低的,这也意味着越南是一个有很大潜力可挖的市场。

      • 关税、消费税等高走使得老百姓购车成为奢望

      正如笔者目前所撰《越南汽车市场简介》所言,由于越南对进口汽车、零配件及本国产汽车征收高额税,这进一步抑制了老百姓消费。

      不过在越南今年加入WTO以及换其与东盟国家签订的双方关税相互优惠协定等政府承诺逐项落实,越南汽车消费市场在2007年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相关内容见《越南汽车市场简介》一文),越南也开始正式从摩托车王国向汽车王国加速转变的新历程。

      由于越南老百姓可支配收入有限,2007年虽然越南汽车销售增长速度高,但销量却很小,这就形成了国际汽车人士对越南市场作为“小而充满活力”的评价,但越南汽车消费市场发展并不完善。

      • 市场竞争力差,消费者不能及时拿到车

      尽管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开始驻足越南,但是众多国际厂商表现并未达到预期投资目的。十多年来,这些厂商的生产与投资初始时相比没有达到大的起色,因为行业基础差,越南实行高税收政策,以限制国内汽车销售。然而,在这十多年中,这些企业充分地受到越南政府对进口汽车实行高关税政策的保护,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们安于过着销量不大,但是仍赢利并维持生产的“小富即安”的生活。

      尽管2007年越南汽车消费需求不断爬升与车价上涨,但是对于某些车型,购车族仍然要面对漫长的交货的等待期。消费者一旦在汽车展厅内确定购买这一车型的产品,他不得不首先交纳1000~1500万越南盾(合625~938美元)的订金,消费者可能在3-4月后才能拿到车。

      • 二手车消费日益火爆

      不断高涨的购车需求使得二手车在越南销售日益火爆,根据一位在河内市二手车商的分析,2007年初以来,二手车价格已经上涨了5%~10%,二手的三菱Jolie与起亚在2006年售价分别为18,000美元和16,000美元,而如今已经分别涨到19,000美元与17,000美元了。越南政府已经在2006年末决定对进口二手车关税进行下调,这一举动势必在2007年带动越南二手车市场的抬升。

      众多外国刚生产出来即有技术缺陷的汽车由于价格比较低,比正常汽车便宜3至4倍,因此成为很多二车车商的最爱,他们进口后稍加修理,即摆入展厅。

      九十年代摩托车普及,加入世贸后中国汽车消费迎来井喷式的发展高峰。如今,这一让世界为之振奋的交响乐又开始在越南上演,不过在个别章节上,越南版显示出了更多自己民族的特色。

关注我们更多服务平台

添加社区公众号、小程序, APP, 随时随地云办公尽在掌握

联系我们
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中文资讯 盖世汽车会议 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大学堂 Automotive News Global Auto Sources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7-2022 All Right Reserved.盖世汽车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69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影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