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根协议》:为东欧汽车产业深入发展助力


12月21日起,东欧9国——爱沙尼亚、匈牙利、立陶宛、拉脱维亚、马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和捷克9个欧盟新成员国正式加入《申根协定》,使得申根国家由15个扩大到24个,这为东欧国家打造“东欧底特律”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申根协议》的根本出发点是在于促进本地区人员的跨国流动,是加强欧盟大市场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重要一步。这一协议有利于汽车装配业高速发展的九个国家引进西欧汽车技术及管理专家、熟练工人,解决当前该地区普遍存在的劳动力缺乏问题。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更好地优化公司在“大欧盟地区”人才配置,协调企业生产、销售及科研网络布局。
此次《申根协议》生效,势将为东欧各国加快汽车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也会加快汽车产业在当地集中化发展,导致国家之间争当地区汽车产业中心的竞争更加激烈。
关于《申根协定》
《申根协定》(德语:Schengener Durchführungsübereinkommen),亦称申根协议、申根公约或神根公约,最早于1985年6月14日由五个欧洲国家(联邦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卢森堡的一个小城市申根(Schengen)签署。该公约于1995年7月正式全面生效。申根公约的成员国亦称“申根国家”或者“申根公约国”,成员国的整体又称“申根区”。(盖世汽车网 刘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