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天威能科技有限公司简介:山东威能环保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坐落在寿光市东城工业园,注册资金14020万元,占地面积500亩,是一家专业从事军用低温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军民融合代表企业,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6所共建军民融合企业山东航天威能新能源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项目。
威能电源具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武器装备科研单位保密资质等国家级军品资质,入选工信部第三批《汽车蓄动力电池行业规范》企业名录,成为具有供货资质的动力电池厂商之一。
公司现有专业科研人员95人,包括外聘院士2人、外专人才1人,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院所引进专家34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含博士硕士研究生)58人。近两年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并购置国际最先进的电池试验检测设备,如电化学工作站、卡尔费休水分测试仪、激光粒度仪等,提升研发水平。
公司注重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先后与中科院青能所(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中科院化学所(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汽车用工程塑料及合金材料、锂离子动力及其材料)、青岛科技大学(锂离子动力电池新型耐低温电解液研究)、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等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聘用了许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技术合作研发,提高了产品技术水平。
公司拥有“ 山东威能环保电源院士工作站”,与中科院化学所万立骏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及其团队合作研究,进行前瞻性锂电池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使用该材料制造的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温性能实现重大突破,低温零下40度能够放出额定容量的90%以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2013年4月山东省科技厅主办的成果鉴定会上,该项成果“低温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经多位院士专家一致鉴定为国际先进。
此外,公司与中科院青岛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技术合作,开展锂电池隔膜的研发与生产,开发出国际领先的新型高安全性复合隔膜材料,其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高储能性能等优点,尤其是耐热温度超过200摄氏度,完全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运行,能够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降低电池成本。
2014年底,公司二期竣工暨3亿Ah锂电池投产,扩产后的产能达到每年3亿Ah。新建厂房32000㎡、实验室6800㎡,新增设备1400台/套、实验检测设备200多台/套,并建设模块及电池包自动生产线4条,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
2015年,公司启动“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作为国内数量不多的大规模专业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项目,对我国今后在该领域的发展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
公司研发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已与中通客车、南京金龙、申沃客车、众泰、中国一汽、福田欧辉、沂星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出口欧洲、美洲。
新能源产业作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大力培育和支持的产业,公司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全方位开发新能源产品,把新能源产业做强、做大。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做出更大贡献。
公司现有专业科研人员95人,包括外聘院士2人、外专人才1人,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院所引进专家34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含博士硕士研究生)58人。近两年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并购置国际最先进的电池试验检测设备,如电化学工作站、卡尔费休水分测试仪、激光粒度仪等,提升研发水平。
公司注重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先后与中科院青能所(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中科院化学所(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汽车用工程塑料及合金材料、锂离子动力及其材料)、青岛科技大学(锂离子动力电池新型耐低温电解液研究)、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等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聘用了许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技术合作研发,提高了产品技术水平。
公司拥有“ 山东威能环保电源院士工作站”,与中科院化学所万立骏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及其团队合作研究,进行前瞻性锂电池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使用该材料制造的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温性能实现重大突破,低温零下40度能够放出额定容量的90%以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2013年4月山东省科技厅主办的成果鉴定会上,该项成果“低温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经多位院士专家一致鉴定为国际先进。
此外,公司与中科院青岛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技术合作,开展锂电池隔膜的研发与生产,开发出国际领先的新型高安全性复合隔膜材料,其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高储能性能等优点,尤其是耐热温度超过200摄氏度,完全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运行,能够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降低电池成本。
2014年底,公司二期竣工暨3亿Ah锂电池投产,扩产后的产能达到每年3亿Ah。新建厂房32000㎡、实验室6800㎡,新增设备1400台/套、实验检测设备200多台/套,并建设模块及电池包自动生产线4条,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
2015年,公司启动“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作为国内数量不多的大规模专业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项目,对我国今后在该领域的发展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
公司研发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已与中通客车、南京金龙、申沃客车、众泰、中国一汽、福田欧辉、沂星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出口欧洲、美洲。
新能源产业作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大力培育和支持的产业,公司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全方位开发新能源产品,把新能源产业做强、做大。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做出更大贡献。
1、拥有国家级军品四大资质
l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l 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
l 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
l 武器装备科研单位保密资质
2、拥有的省级研发平台
l 山东威能环保电源院士工作站
l 山东省寿光市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自主创新示范园区
l 山东省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l 青岛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承担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
公司于2012年成功入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全国扶持的八家动力电池企业之一,被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范围。
4、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进行中2项,完成3项)
l 基于软碳负极材料的高性能锂离子储能电池关键技术及示范(SS2014AA052303)
l 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工艺技术与正负极匹配技术研究(2012AA110407)
l 高性能镍氢动力电容电池及电动公交应用考核(SS2012AA110305)
l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系统研发(200910207002)
l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产业化技术研究(2008AA11A1003)
5、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
l 基于新型高安全性隔膜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及应用(2013BAG26B00)
6、科技成果
l 低温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国际先进)
l 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组管理系统研发及规模化生产
l 电动车用锂电动力系统开发及应用
l 锂电纯电动乘用车技术开发
7、拥有专利
公司现共拥有授权或受理专利26项
8、获得奖励
l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l 中国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l 山东省产学研(工业设计)展洽会铜奖
9、六大核心技术
l 超低温LFP电池技术
l 系统快速组装技术
l pack系统安全仿真技术
l 电池、pack新产品快速开发技术
l 电池、pack热系统管理技术
l BMS系统控制技术
人员规模 | 100-499人 | 研发人数 | 95人 | |||||||||
年销售额 | 6507.28万人民币 | 体系认证 | IATF 16949, ISO9001, ISO14001 | |||||||||
公司网址 | - | |||||||||||
配套客户 |
|
|||||||||||
直接出口经验 | 有 | 年出口额 | - | |||||||||
出口市场 | 欧洲、美洲 | |||||||||||
主营产品 | 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BMS,集装箱储能系统 | |||||||||||
法定代表人 | 郭英睿 | 注册资本 | 20000万人民币 |
经营状态 | 存续 | 实缴资本 | 20000万人民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 成立时间 | 2017-08-21 |
注册号 | - | 纳税人识别号 | 91370783MA3FEKNU9N |
公司性质 | 国营企业 | 组织机构代码 | MA3FEKNU-9 |
核准日期 | 2023-08-29 | 所属行业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所属地 | 山东省 | 登记机关 | 寿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曾用名 | 山东航天威能新能源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英文名 | - |
人员规模 | 100-499人 | 营业期限 | 2017-08-21至无固定期限 |
参保人数 | 270人 | 注册地址 | 山东省寿光市东城工业园洛盛街699号 |
序号 | 专利类型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期 | 名称 |
---|---|---|---|---|
1 | 发明授权 | CN110194095B | 2020-09-11 | 一种无驾驶室的自动驾驶货车及自动驾驶控制方法 |
2 | 发明公布 | CN110194095A | 2019-09-03 | 一种无驾驶室的自动驾驶货车及自动驾驶控制方法 |
3 | 发明公布 | CN109849737A | 2019-06-07 | 一种动力电池多参数一致性的均衡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