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链供需平台 ——
下载盖世APP

首页 > 资讯 > 智能网联 > GFM2020 |徐建峰:从路网数字化到车路协同

GFM2020 |徐建峰:从路网数字化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城市未来基础设施规划

盖世直播 2020-10-30 23:57:24
分享

10月29-30日,“第四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GFM2020)”在德清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和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联合召开,旨在探讨未来的城市、未来的出行、未来的汽车如何为居民提供更加经济、便捷、安全、科技友好的新出行方式。下面是华为中国政企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徐建峰在本次论坛上的发言:

华为.JPG

华为中国政企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徐建峰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是华为中国区负责政企行业解决方案业务的徐建峰。刚刚听了前面专家的演讲,也有一些启发,从华为的视角来看,我们看待自动驾驶城市未来的发展,我觉得既要有聪明的车,也要有智慧的路,所以我更多从我们的视角领域来说明,其实每一个发言的人都有他们独特的视角,我想从华为能力的领域来分享一下我们在面向自动驾驶城市发展过程中从路网数字化到车路协同我们的一些想法。

提到自动驾驶城市,就是以自动驾驶为基础的智慧城市,我们首先可能会想到很多应用。我觉得真正的自动驾驶城市应该要满足几方面的诉求,针对不同的受众,比如面向公路上的交警、交管,这些政府相关的监管机构,重点是实时路网监测服务,尤其是对路网交通全息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在各种场景下,像恶劣天气的驾驶诱导、标牌预警等等;面向我们的物流和保险等商业领域,可能更多的是对运营车辆的服务,包括货车监管、物流服务等等。面对公众,则是智慧出行相关的服务,比如前面报告讲到了关于RoboTaxi、包括无人驾驶的公交巴士等等,只有满足的不同受众多方面的业务需求,才能驱动未来的自动驾驶城市的发展。

第二,自动驾驶和智慧出行的发展,其实也在驱动我们城市交通路网智慧化的发展,我们在图上可以看到,我们的汽车行业、我们的道路交通行业,当它和我们的ICT数字化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才能去真正的实现车和路的协同。工信部2025年的目标里也提到,对于车路协同目标是希望我们在2025年能实现30%的效率提升、降低80%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更环保。实际也是围绕这些方面,刚才前面也介绍过,“新四化”让我们的车确实变得越来越智能,但客观来看,车是越来越智能了,但我们的路侧发展还是比较慢的,正是由于聪明的车、才需要智慧的路,我想这绝对不仅仅是口号。

讲到城市交通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我认为它的发展应该有几个阶段:第一个是路网的数字化,第二个是全方位的交通感知阶段,以及第三个车路协同智能化阶段。路网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跟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的话,可以有效支撑我们未来自动驾驶城市应用的发展。如果把它说的具体一点,我觉得首先是构建一套支撑城市智能化的路网基础设施,提供包括基础的网联信息和面向高阶服务的应用信息,以及我们车路协同应用的信息,几方面结合在一起,本身也是遵循循序发展的规律,从低到高、从简到难。首先是协同预警,比如说我们路上看到的红绿灯的信息,限速预警的信息;其次是协同感知,比如说把我们这个车的速度、形状、车牌、路况进行协同融合的感知,当然还有决策,比如说对于出行的诱导等方面的协同决策;最后是协同控制,比如精准公交,我们在城市里面每个人,当然可能年纪大一点的人,较多使用公交。现在公交通知到站信息应该说比较普遍了,但是公交怎么样才能做到像城市轨道交通一样能够实现精准的到站控制,我觉得绝对不止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公交能够做到的。

再具体打开来讲,我认为要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智能路网;第二,车端适配;第三,生态合作。

智能路网上,客观讲华为的能力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是有传统优势的,我们基于ICT的数字化技术在这个方面结合的会更深一些,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实现路网数字化、智能化,才能去有效地支撑智慧交管、智慧出行的应用。

车端适配上,我们开展车、路、云协同的规划,对于存量的我们的公交车、出租车,甚至路上看到的渣土车等等各种类型,我们把它进行后装的网联化的改造,同时我们需要推动各大车企去发展前装的智能网联车,其实我们总体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智能网联车的渗透率。生态合作上,我们在座的每个人讲的都是这个产业里面生态的一个环节,就像听一个交响乐,一个交响乐必须有众多的合作者才能演奏出效果来,我们自动驾驶领域的每个伙伴都不可或缺。

具体来讲,智能路网说通俗一点,中国人讲要发展,先要修路,我认为在路侧的智能化、数字化是一样的,只有通过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我们把路上数据的采集、数据的传递、数据使用的流程进行全打通。具体到架构上,华为在联合伙伴面向智能路网建设上,总体上分了车、路、网、图、云几大领域:在车端,提供PC5+Uu并发的车载终端;在路端,路边会有一个柜子,包括我们的融合传感设备,我认为这就是基于边缘计算的路侧感知能力;在网端,支持4G+5G公网,也支持PC5 LTE-V专网;在图端,支持动态感知结合的高精地图;在云端,分层部署、边云协同。

车端适配:我认为端、云融合能够支持我们应用的优化,当然前边我也讲到了,非常重要的是要能够提升智能网联车的渗透率,无论是前装也好、后装也好,,因为通过发挥路网的价值,我们才能让自动驾驶技术成熟进入到商用里面。如何从后装改造或者前装标配化,这两个维度上就不再详细讲了,这两天很多人也都提到了。我重点想提的是,我们其实是面向城市为单位的,提供城市级的自动驾驶的云服务,我们如何把我们云上的能力,比如自动驾驶大数据的、AI的能力虚拟算法模型、框架,如果我们基于这个来进行孵化和进一步催生,其实在昨天的论坛上我想大家也听到了很多,包括几个厂商之间、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想法、大数据的应用等等,面向未来的共享出行这块其实非常关键。

共建生态:刚刚我是拿了交响乐来打比方,我认为是一个跨界融合的新领域。其实华为定位非常明确,我们就是聚焦于自身优势最明显的ICT技术领域,但是我们在很多方面,包括车端的智能网联接入、路侧传感、融合感知算法、高精地图等等很多方面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合作伙伴。当然在我这个团队里面也有开放,专门把华为的核心技术能力进行开放,无论基于线下、还是基于云上,我们和我们的生态伙伴一起进行联合验证、联合开发,这也是我们在生态合作共建生态上的一些想法和措施。

非常感谢国内一些用户给华为的机会,我们也很有幸参与了国内一些包括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先导区的建设,比如像无锡先导区在路网数字化的建设,包括长沙湘江新区的、武汉经开区、北京延崇高速,我认为这个产业发展是非常快的,从我们自身团队人员的成长速度或者说扩张来看,我们也在积极的拥抱这个产业。德清是非常美的城市,我们会继续投入、聚焦我们的能力,联合我们的生态,助力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城市的发展。

最后还想再提一下,我们基于擅长的ICT技术领域,在围绕路网数字化的能力上,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平台+生态的这种战略去沿着道路数字化、车路协同化,当然最终我们目标是智慧交通、智慧出行,我们也希望与合作伙伴能够一起共创、共建、共赢。

今天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仅作为参考资料,请勿转载!)

关注我们更多服务平台

添加社区公众号、小程序, APP, 随时随地云办公尽在掌握

联系我们
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中文资讯 盖世汽车会议 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大学堂 Automotive News Global Auto Sources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7-2022 All Right Reserved.盖世汽车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69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影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