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链供需平台 ——
下载盖世APP

首页 > 资讯 > 行业 > 【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张晓亮:数字文明下

【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张晓亮:数字文明下,谁会是智能车的赢家

盖世直播 2020-08-12 10:32:10
分享

8月11日,以“冬芽”为主题的2020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英雄之城武汉盛大开幕。

今年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的主题为“冬芽”。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希望通过“冬芽”这个主题,能够更好地传递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一往无前的精神,非常契合后疫情时代的时代氛围。

作为新冠疫情之后中国汽车界首次举行的行业重量级汽车论坛,本届论坛连续举办3天(8月11日-13日),邀请到200多位行业领袖参会,共有22个重要圆桌议题、30场精彩演讲。

数字经济正以“变局者”的姿态,给全世界带来巨大变化。在充分互联、信息对称和高效协同的环境下,中国已经拥有全球保有量最大的联网汽车,数字文明将让中国形成更加独特的用车文化。汽车已经成为仅次于房子的新的生活载体,可移动生活空间。

8月12日下午,在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的“智能化板块中”,So.Car创始人&CEO张晓亮以“数字文明与智能车”为题,分析了中国进入以大数据、云、5G、AI、物联网、区块链等为特征的数字文明之后,针对汽车应该如何从机械智能转向数字智能,进行用户体验管理,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关于智能车的定义,张晓亮认为,具备对路况、车况和其他关键场景条件完整的感知能力,以及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化的决策和执行能力的车辆。

而对谁会是智能车最终的赢家?他觉得需要参照两个标准,第一有没有智能化的基因,第二有没有沿着智能化新的环境不断的自我运营,自我迭代,自我进化的意愿和能力。

下面是张晓亮演讲的实录,此处略有删节。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我们今天之所以更多的讨论智能汽车,并不是因为汽车本身的变化,而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进入到一种更新的形态,我把它叫做数字文明。

数字文明意味着首先我们能够有更对称的信息,能够把更多与生活相关的东西都充分地连接起来,把这些东西连接起来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进入到了一种更加有别于过去传统的工业更新的文明形态当中,这种文明形态变化本身在驱动着汽车要努力地融入到这样的一种文明形态当中,这个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智能化它更本质的东西。

既然说是数字文明,我们看到第一个例证是新冠疫情防控期我们可以感受到,由于充分的数据连接,实际上我们国家、城市、社区更像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过去,我们把每个人做成独立的生命体,进化分成两个不同的方向,从最小的细分看,实际整个新冠疫情对抗的是病毒,它更像是单体的、智商很低,加在一起智商很高的一种群众。而我们每个人其实是个体智商高,但是集体智商并没有个体的那么高,这两个群众在不断的抗争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是我们整个进化的两个不同的方向。

作为数字文明,它相当于是把我们每个人充分连接起来,让人变成更高维、更整体的新的物种。

如果落到车上,应总也讲到,我们看到过去的车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是没有关系的,但如果连接起来,汽车会成为生活、整个出行更多的途径,它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产品要求。

既然说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文明,每次发现文明变化都会带来一次非常残酷的形态,对于车企来说,面向智能化、面向数字化转型,实际就是赢得生存权的斗争或者一种路径的寻找。

为了在数字智能时代赢得生存权,汽车首先需要具备智能化的基因,也就是完整的感知能力。其次是让自己充分融入数字文明的大环境当中,获得基于感知能力的进化和迭代能力。

我们再看,如果要引入数字化文明,传统汽车实际上是机械智能。做类比的例子,手表是更好的案例。什么是智能?到底什么是智能汽车?具备对路况、车况和其他关键场景条件完整的感知能力,以及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化的决策和执行能力的车辆,都可以叫做智能汽车。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机械智能是什么样的物种,它靠的是复杂和机械结构。机械手表,它实际上得到的是一种机械上的对环境,对场景的判断能力。到数字能力就是非常普通的程序,就是电子表,这样的变化带来的是整个功能的增加,不依靠硬件增加或者硬件更少,同时提供更低成本或者更好体验的服务,这是智能汽车对比传统汽车的差异。

为了获得这种差异,做两件事儿。第一件事儿需要去让汽车具备机械智能能力,第二件事儿充分融入到数字化文明环境当中去。刚才应总给我们展示了他的很多思考,我觉得这是能给我带来非常多启发的一种案例。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能力,如何去融合生活?这个是刚才所提到的在一个基因之上如何去进化、迭代自己去获得在智能化时代的生存权?

到底什么是汽车的智能化的基因?我把它理解成就是一种充分完整的感知架构,如果从数据化角度来说分三层:第一层具备对所有的与整个场景识别相关的所有变量充分的感知能力,比如今天看到特斯拉为什么强?是因为它最早就设计了一套非常充分的感知架构,直到今天它的OTA升级还能升到最新的版本(几年前出售的特斯拉),因为架构并没有特别多的变化,所以它采集到的所有的变量能够充分组合起来,所有组合起来产生了一个有意义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场景。

那么什么叫有意义?有意义是对用户意图有效的理解,因为只有有一个有意义组合,意味着用户需要这方面施加一种操作和反馈。如果站在这三个层面去理解的话,感知、决策和执行它就会产生一个更加清晰的数据结构。

如果有了这样的数据结构,我们再去理解智能化汽车,我们就能够更加清晰去思考,应该给汽车设计什么架构、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和执行方式。比如说过去下雨的时候想要自动关闭天窗,要找天窗供应商,天窗供应商加一个传感器,如果是是整体的传感器,就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实现自动关闭天窗。

再举一个例子,车内有一个摄像头,能看到车里有几个人,是不是注册用户,这些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他正在车里做什么事情,以及他有没有系安全带,这样车的硬件执行层可以做到更小化。这个非常类似今天的苹果手机,它实际上是以极小的硬件模块组成非常简约的外形,但是可以通过大量的软件去完成工作的功能。从这个角度去看,如果说我们把一个清晰的数据结构梳理清楚,再去做智能汽车,会有更好的思考和出发点。

前边我们所说的感知决策执行架构,就是智能车的基因。如果按照这样的数字结构思考这样的问题,具备完整的感知能力,我们确实找不到相对完美的结构,到底用户体验是什么样的决策?

如果每个车都一样的用户体验,产生的决策和每个决策的执行反馈可以给用户带来不同的感知。站在进化的角度完整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是我的基因,我给用户提供的体验就是不断地在运营过程当中迭代的选择,这样会让原来的概念有更加充分的思考和统一。

最后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智能化,实际真的是给我们在座的各位,尤其是中国的品牌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机会。在我理解,智能化一定和本地的云化高度融合,也一定会给本土的汽车品牌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这里谁会是最终的赢家?

按照两个标准,第一有没有智能化的基因,第二有没有沿着智能化新的环境不断的自我运营,自我迭代,自我进化的意愿和能力。从这两个角度去看可能会找到很多符合这样特征的车企。

我们可能会更加清晰的思考,我们到底需要构建什么?最后看今天的车企更多以设备制造商或者产品制造商的角色在出现,如何向运营进行转移?这种运营转移就像我们思考到底卖配置还是服务、运营?这个会彻底的改变我们原来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架构。

最后,再用一个类比来去跟大家分享。比如我们拿汽车对比家电,家电是什么?拿电视机市场来举例,今天电视机市场大家已经完美的战胜了像索尼、夏普,但是战胜他们并不是过去的创维、康佳,实际上是小米。今天汽车行业会不会发生类似的变化?最终赢家是谁?是各位在赛道上跑出来的。但是我们相信本土化的车企、本土的品牌会更加有机会,谢谢大家!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盖世直播】2020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专题。

https://auto.gasgoo.com/NewsTopic/262.html

关注我们更多服务平台

添加社区公众号、小程序, APP, 随时随地云办公尽在掌握

联系我们
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中文资讯 盖世汽车会议 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大学堂 Automotive News Global Auto Sources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7-2022 All Right Reserved.盖世汽车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69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影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